2010年5月31日

新市政.新選擇

25歲那一年,我自成大土木研究所畢業,生平第一次,我離開家鄉,隻身北上謀職。多年來,我陸續在台北、高雄、南投等地住過,即使身處異鄉,對於回鄉的想望,從來不曾斷過。

去年,就在失業率屢創新高、經濟成長由正轉負、民間消費低靡不振、人人焦慮無措之際,我決定辭職返鄉參選市議員。許多人問我為什麼,他們說,這是一份辛苦的工作。然而,就因為辛苦,我希望我的汗水能夠滴在故鄉的土地上,為我深愛的台南貢獻一份心力!
 
今年,大台南即將升格為直轄市,可以預見,未來的市政將與過去有所不同;不但自治權責擴大,第一屆的市政,將著重在縣市資源的整合與組織業務的整併。如何完善規劃都市發展藍圖、快速縮短城鄉差距、提高政府服務效能,對於新的市長和議員,都是不同於以往的挑戰。未來的市議員,除了提供優質服務,積極為市民發聲、爭取權益,更應該擁有專精的學識和經歷、高遠的視野,才能有效監督市府團隊,擘畫大台南的美好願景。

擁有工程、法律雙專長,歷任四年國會助理的立法經驗、四年中央部會的行政經驗,擔任過政務官秘書,並投入過兩次縣長選舉,十年的淬鍊,我相信我已累積了足夠的能量與能力,可以勝任第一屆直轄市市議員這份職務!

期待故鄉的長輩、朋友及年輕的弟妹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可以和大家並肩努力,將台南打造成一個可以逐夢、適合生活的幸福城市,讓更年輕的一代不必再離鄉背井、出外謀職,讓所有深愛台南的人,可以在這裡生根、發展、培育下一代,共同延續美麗的大台南!

2010年5月6日

康德的美學

在17世紀德國大哲“康德”(Immanuel Kant)的學說中,其著名的第三批判-西元1790年所出版的「判斷力批判」,作為其於前兩大批判中論及的純粹理性世界與實踐理性世界之間的橋樑,所憑藉者即為審美的能力--亦即康德所稱的「判斷力」。

在第一批判-「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論證了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在第二批判-「實踐理性批判」中,康德則闡述了主體的先驗自由。在康德看來,自然界的感性領域與自由世界的超感性領域之間存在著一條鴻溝,而判斷力乃在此鴻溝兩端搭起一座橋樑,它為我們提供「目的」的概念,使由自然的必然性過渡到超然的自由成為可能。

康德的哲學體系主要分為三大部份:在心靈能力層次即為認識的能力、評價(快感與不快感)的能力及意志的能力(亦即欲求的能力);在認識能力層次即為知性、判斷力及理性;在先天原則上即為規律性、合目的性及最後目的;在應用領域方面則為自然界、藝術及自由的世界。在此一體系中,判斷力在知性與理性之間佔據了中間的聯絡位置,亦即人類的知識透過評價的能力而產生了欲求;知性透過判斷力進而成為理性;自然界的規律性透過判斷力的合目的性,在自由世界中找到了最終目的。

康德在哲學史上乃第一位談論美學的哲學家,而在現今認識論已取代形上學成為第一哲學的年代,審美-或說品味、判斷力-在由「認識」領域(亦即關於人類了解事物的能力以及如何了解事物的學問)過渡到「實踐」領域(亦即人類如何運用所知的學問)的過程中佔據了極重要的位置。

在康德的第三批判中,他以「反思的判斷力」定義判斷力,它是辨識某一特殊事物是否從屬於某一普遍規律的能力,亦即將個別狀況映射到一普遍概念的能力,例如根據法條正確地審理案子等;另一方面,反思的判斷力亦是從特殊的事例中發現普遍的能力,亦即由各個個別的狀況歸納出一普遍概念的能力,並且不只是指抽取共同特徵的能力-那是屬於知性的能力範疇-而是指進一步考慮到被認識對象有什麼用處或作用的能力,因此,這實際上就是關於「目的」的學說。由於美能帶給人快感,揭示美也就是揭示合目的性,因此康德把審美也稱作「判斷力」。

在定義完判斷力之後,康德進一步定義「審美」,他認為:美是不憑藉概念而使人喜歡的東西;然而審美雖不需要概念,卻未必沒有普遍性。康德認為,美所得到的愉快是由認識能力,亦即由想像力和知性的「自由遊戲」所衍生出來的,在這遊戲中產生出善意的評價,這種評價發生在快感之先,產生出快感並使審美判斷具有「主觀普遍性」。換言之,「審美」本身是一種複雜的知性能力,為了要欣賞對象的美,就必須善於評價。康德更指出,審美的根源在於社會,因為要作出具有必然性的鑑賞判斷,其前提在於具有「共通感」,而此「共通感」乃是建立在認識能力的自由遊戲的基礎之上,且是在社會交往活動中逐漸形成的。

接著康德分別「美」與「崇高」,他指出審美具有雙重身分,其一面向知識-美,另一面則向著道德-崇高。康德認為:美與崇高都以反思的判斷力為基礎,所不同者在於美本身就是愉快的對象,而崇高所帶來的愉快是間接的,是人於一定距離之外,在克服了痛感、危險與恐懼之後,顯示出人的力量與理性的尊嚴時所產生的愉悅,因而獲得道德上的滿足--因此崇高不可能包含在任何感性的形式之中,而只指涉理性觀念。崇高感要求一種與道德感相類似的心靈好感,一個人對於崇高的領悟,是由對於大小、力量都超越我們所習慣的規模的對象所產生的一種激動而來。因此我們說:「數大就是美。」此即為壯美。

在第三批判的最後,康德談及目的論,他認為審美判斷只是一種主觀的合目的性,而自然界的存在本身則具有客觀目的性;在生物有機體中,一切都是「合目的」的,每一部份都必然地與另一部份聯繫著--這一切就像是某種知性為了一定的目的而預先為其設定好的。因此,自然界的存在本身即為目的;其中,大自然之美同時存在有合目的性之美及壯美。

此外,康德反對外在的目的,譬如將老鼠的存在看作是為了給貓吃的目的論;他主張「內在的目的」,主張任何有機體都既是原因又是結果,動物和植物總是為某一種類的動物和植物產生出來,並不斷再生,因此有機體不僅具有動力,而且具有創造力。康德指出,這種關於有機體的自然的客觀目的論乃是一先驗的目的論,可用以克服機械論與目的論的二律背反,因為兩者並非構造性的原則,而是規範性原則,因此並不互為矛盾。康德說:「一見到美的藝術作品就應當意識到,這是藝術,而不是自然;然而在這個作品的形式上,合目的性應當是不受任何規範約束的,就如同這個作品純屬自然產物一樣。」

2010年5月4日

從島耕作看全球化──誰能告訴我ECFA的好處是什麼?

最近為了想複習日本大企業出走的歷史,又把當上取締役(董事)之後的島耕作租來溫習一番。

果然,當大企業出走海外設廠,會順便把上游的零件或原料供應商也一併帶去,留下一堆失業人口在國內。十年過後,當初和大企業攜手到海外打天下的中小企業不敵設廠當地的新興企業,紛紛應聲倒閉,老闆們只好黯然回國;而大企業則繼續周遊列國,尋找下一個「世界工廠」。

這樣的結局,不論是被腰斬的企業或是繼續存活的企業,對於日本國內的就業似乎都沒有幫助。

許多日本大企業到中國設廠的初期,是為了生產更便宜的商品回銷國內並供應其他先進國家。由於中國的人事成本不斷提高,加上當地企業的生產技術的提升,日本的高價商品已經無利可圖,只好拋棄當初與他們一起到中國打天下的中小企業,轉而向中國當地的企業購買更便宜的零件,才能在價格上和韓國、台灣甚至是中國的同類型商品一較高下。

然而即使不斷向中國內地(如山西、四川)開拓新的生產基地,日本企業最後還是不得不拋棄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現在則已經成為全球的企業爭相搶奪的消費市場了...)轉而尋找生產成本更便宜的國家,如印度和越南。

如果連日本這麼先進的國家都面臨這樣的難題,台灣又要如何抵擋中國的磁吸效應?如何在企業面臨「出走」或「轉型」的關卡上,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過去民進黨政府給人不懂經濟的印象,但回顧過去八年,確實有許多傳統產業成功轉型的例子,如「巨大」的腳踏車、如蝴蝶蘭;IT產業也紛紛自創品牌,商品行銷全世界。而現在呢?除了強調ECFA的重要,馬政府是不是也能告訴我們,妳的產業政策在哪裡?簽了ECFA之後,就算可以提高GDP,但可以改善結構性失業的問題嗎?

以上這些問題,誰能給我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