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打開電視,嚇~怎麼一夕之間政論名嘴搖身一變,個個都成了法哲學及刑法史專家?仔細一瞧,原來是衝著法務部長王清峰(現在要稱前部長了)的廢除死刑論來的。關於這個嚴肅的議題,小妹我不敢忝稱法律人,但憑著在法律系混過幾年以及喜歡探討哲學問題(翻成白話就是愛胡思亂想)的非專業,在此發表不負責評論,供大家另類思考。
說到廢除死刑這個議題,相信唸過法律系的人多多少少都思考過。以前年輕時,對於人權啦、刑罰的目的啦、國家憑什麼剝奪人民的生命權啦等相關言論,確實是毫無疑慮地贊同的,也因此在這些前提下,很容易就導向「廢除死刑」這個結論去了。
隨著年紀漸長,我慢慢理解到,所有的社會科學都應該是社會學,因此面對許多問題,譬如廢除死刑這樣的爭議,我們不應直觀地以「先進」或「非先進」的二元論來看待死刑的存廢問題,而是應該審慎地檢視死刑背後巨大的社會文化歷史意涵。
所謂人權及憲法國家這些概念,都是十八世紀以後才出現的思潮,(憲法最初就是為了約束「國家(=君主)暴力」而發展出來的,因此憲法裡洋洋灑灑都是對於人身安全及財產的保護,也就不足為奇了。)因而在討論人權的同時,我們必須先面對一個事實:刑罰在人類社會中已存在數千年--無論它的名稱為何。
自古以來,小自家族、大至國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代,各有其約定俗成、可為一般人接受的刑罰(或稱「正義」?)觀念。即使到了當代,尤其是深受法家(大抵中國各朝代的刑罰制度多源自法家思想)薰陶的中華民族,所謂「欠債還錢、殺人償命」仍然是根深蒂固,也是最容易理解且被接受的正義觀念;「以德報怨」畢竟只是少數品格高尚、具有宗教情懷的人才有辦法做得到,要一般人接受?真的很難。
拉哩拉雜講了一堆,究竟為什麼要廢除死刑?理由何在?目的又是為何?因為我不可能比刑法學者講得好,有興趣的人請自行參閱各大師寫的書或論文。懶得看書的人,推薦一部N年前的電影「鐵幕疑雲」(The Life of David Gale),由凱文史貝西和凱特溫絲蕾主演,劇中就真的在探討為什麼要廢除死刑(米國片)。或許觀點不夠深入,但至少看起來比硬梆梆的法律書籍有趣多了!
至於死刑存在的意義?相信大家自有一套看法,無須我多費唇舌。在此提供我多年來從相關討論中歸納出來的一種說法:許多罪犯是在死刑判決確定之後,才開始真正悔悟。矛盾嗎?或許吧,但這就是人性。於是,我又要推薦大家去看書了,與其聽非專業人士不負責任地碎碎唸,倒不如自己看書來得扎實多了!皇冠出版社04年出過一本日本推理小說「13級階梯」,作者是高野和明,內容既好看又有深度,風格上應該被歸為社會派吧?該書榮獲2001年「江戶川亂步賞」,買不到的話,可以跟我借喔!
最後,再次引述我所敬愛的達賴喇嘛的一段話:
True compassion is not just an emotional response but a firm commitment founded on reason. Therefore, a truly compassionate attitude towards others does not change even if they behave negatively. Through universal altruism, you develop a feeling of responsibility for others: the wish to help them actively overcome their problems.
這段話放在這裡也十分切題。如果王前部長也有這等慈悲胸懷的話,建議她往宗教家之路邁進。